快看点丨沈奕斐《透过性别看世界》——读书笔记(1)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5-24 05:45:40

《透过性别看世界》(社会性别(gender)理论)

自序


(相关资料图)

概:目标

学会处理差异,感受差异带来的美好(是否:两性是否存在差异?什么:存在什么差异?意义:差异对社会和个体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我们如何看待差异?我们如何区别差异?即从你怎么可以这样?变成你为什么这样?);

看到选择性无视的世界(破除刻板印象)接受他人和自己。

目录

概:

综述(从社会性别的概念,探讨社会性别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性别差异和性别平等,介绍女性主义的实践和理论,概括社会性别作为一种分析范畴的运用和女性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日常生活与社会性别(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性别图景,具体涉及身体,性,家庭和职场四个方面,性别差异是如何作用的);

社会文化与社会性别(揭示建构社会性别的媒介和载体,包括知识、语言、空间、关系、宗教、教育、媒体、社会政策等);

理想中的性别平等(理论与实践)。

绪论:从社会性别视角重新解读性别问题

摘: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审视生活中的既定思维和常识,对二元对立的性别划分的世界提出质疑,解构这个刻板的世界,还原一个更多元的世界,让个体更真实地看到自己,让社会能破除两性的局限,创造一个更为平等的世界。(原来解构的目的是还原)

概:作为生物个体而相对独立的人,总是以其特定的性别身份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性别划分其实是作为一种二元对立的等级差的存在;

性别作为问题存在;

性别提供了一个审视我们今天文化的一个视角;

概:社会性别强调文化在人的性别身份形成中的关键作用,认为性别是文化指定、文化分配、文化强加的。

社会性别强调性别差异是“非自然”的;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不平等是男女两性都受到了规训,都具有被压迫的一面,对平等的追求是男女两性共同发展的过程;

社会性别挑战了社会中许多被视为“常识”的知识:包括男女身份的合理性、传统的社会分工和价值等。

摘: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今天女性主义学术的核心和精髓。

摘:托马斯定理:如果人们把情景当作是真实的,那么其结果将成为真实的。(自我实现预言)

摘:要打破不平等的现实,首先要打破不平等的观念,而打破观念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新的理论解释和有力的论据论证。

信念:不合理的男权体系必须要改变;不合理的男权体系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日常生活及大众社会流行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严肃的研究课题;

挑战性别文化中看似自然的、合理的说法;

对于理论学科中可能产生的性别偏见持警觉的态度;

概:女性主义是结束男性之上主义(性别歧视主义)性别歧视者的剥削、压迫的运动。

女性主义反男权至上主义,不反男性;

我们所有人从出生到接受性别歧视的思想和行动都是社会化的一种结果。从这个角度看,女性也可以像男性一样成为性别歧视者;(可以就这一点陈述一下的我的逻辑体系的推论:没错说的就是田园女权。就是你可以选择反男性,因为男性之上主义最初的推动者肯定是男性,无辜的男性同胞们承受着这无端的飞来横祸也就是替历史偿还了,这是悲哀的必然的因缘。但是你的反男性只具备个人自我评价的合理性,行使这种“合理”的越界权利(是权力还是权利呢?)所带来的越界的客观后果的承受则会是完全的施加在你自己身上,这在你为自己寻求并不合理的合理性时就应该想见了。我对于此的评价是田园女权们是具备双标的“合理性”的,承受双标无限后果的也是她们自身,我以为这种双标与痛苦会是她们不受干涉的“合理人生”;而真正的女性主义者们,只要多考虑一步,自然知道所谓罪魁祸首们,其实是性别歧视者,性别歧视者的性别并不特定,性别歧视者们甚至可能不自知,他们是秉持双标观念的男性和女性“性别内奸”们)

传统的性别规范给男人带来的压力是:往往男性装强要比女性装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男性别要求非人性的压抑、掩饰一切人性的脆弱;

妇女解放:让妇女不再只局限于她同男人的关系,而不是不让她拥有这种关系。男性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女性绝对对立的敌人。所有理论实际上要改变的是不平等的思想、霸权的理念,而不是去打倒具体的人。

思:我们不可能精通理论,我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很多的理论只是一个看问题、看世界的全新的角度。

概:新角度的构建

质疑已有的知识和现存的文化。反省:不同于反思,在于其鲜明的批判指向——这是一种内省的批判;(后现代主义:解构文化,指出现存的思维习惯、习俗和道德这些被当成是“人之常情”的东西并不具有“真理性”的意义。鲁迅:从来如此,便对吗?)

培养社会性别意识;

改变有关权力的观点,私人的即是政治的。权力并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政治领域中,权力弥漫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权力的表现方式包括压迫、用“赞赏”来表明价值等级等。

175是什么尺码男装 175是什么尺码
<< 上一篇
最后一页
下一篇 >>

X 关闭

  • 太阳能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新能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